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物价管理暂行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02:25:02  浏览:896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物价管理暂行条例

国务院


物价管理暂行条例
国务院


(一九八二年七月七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一九八二年八月六日国务院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方针,有计划地逐步合理调整价格,加强物价管理,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商品流通,安定人民生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物价管理,必须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第三条 遵循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原则,按照商品对国计民生影响的大小不同,分别采取国家定价、国家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价和集市贸易价。国家定价是主要形式。
第四条 国务院设国家物价局,管理和监督全国物价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物价部门,管理和监督本地区的物价工作。各级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物价机构或物价人员,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的物价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国家对物价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国家的物价方针和政策、物价法规和物价计划,由国务院制定和批准。
重要的工农业品价格、重要的交通运输价格、重要的非商品收费和物资管理费,由国家物价局和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管理。
比较重要的工农业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和非商品收费,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管理。
其他工农业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工商企业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有定价权。
各级物价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以上原则,制定或修订工农业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和非商品收费的分工管理目录,作为物价分工管理的具体依据。
第六条 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制定与调整工农业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非商品收费标准和物资管理费标准,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办理,并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七条 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制定与调整商品价格,必须执行按质论价、分等定价的原则,优质优价,低质低价,不同规格质量的商品,应当保持合理的差价。
地区之间要保持必要的合理的地区差价,部分商品要有合理的季节差价。
第八条 各地区、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公社、生产队和个体劳动者,除国家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应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 物价管理职权的划分
第九条 国家物价局的职权是:
1.对国家的物价方针和政策、物价法规、物价计划,在制订过程中,负责提出建议和方案。经过国务院批准颁布后,负责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执行并进行监督。
2.负责全国物价的管理和综合平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物价长期、中期和年度计划草案,经国家计委综合平衡,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物价管理权限,规定作价原则和作价办法,制定与调整工农业品价格、物资管理费标准、交通运输价格和非商品收费标准
。制定与调整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商品价格、运价和收费,要经国务院批准。
3.按照物价管理权限,审定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的重要商品的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规格质量差价、季节差价、调拨价、供应价的作价原则。
4.负责指导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价工作。监督检查物价政策和规定的执行,对违反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行为,有权纠正,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处理或协助有关部门处理。
5.处理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价格争议
6.国务院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的职权是:
1.对国家的物价方针和政策、物价法规,负责在本地区贯彻执行并进行监督。对国务院和国家物价局下达的定价、调价方案,负责安排实施。对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定价、调价方案,督促有关部门实施。
2.负责本地区的物价管理和综合平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地区的物价计划草案,经同级计委综合平衡,纳入地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物价管理权限,规定作价原则和作价办法,制定与调整工农业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和非商品收费标准。制定与调整影响较大的
商品价格、运价和收费,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定价与调价文件报国家物价局和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3.按照物价管理权限,根据作价原则和作价办法,安排或审定商品的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规格质量差价、季节差价和主要商品的调拨价、供应价。
4.负责指导同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下级物价部门的物价工作。监督检查物价政策和规定的执行,对违反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行为,有权纠正,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处理同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同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地区之间的价格争议。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一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物价的职权是:
1.对国家的物价方针和政策、物价法规,负责在本系统贯彻执行并进行监督。对上级和同级物价部门下达的定价、调价方案,负责安排实施。
2.负责本系统的物价管理工作。按照物价管理权限,规定作价原则和作价办法,平衡协调同类商品地区之间的价格水平,制定与调整工农业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和非商品收费标准。定价与调价文件,报同级物价部门备案。属于上级和同级物价部门审批的,负责提出制订计划的建议
和定价、调价方案。
3.按照物价管理权限,根据规定的作价原则和作价办法,安排商品的各种差价和调拨价、供应价。
4.负责指导本系统的物价工作。监督检查物价政策和规定的执行,对违反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行为,负责纠正,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上级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二条 地区、自治州、市、县、自治县、市辖区的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物价的职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本条例规定。
第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在管理物价方面的职责是:执行物价方针和政策,遵守物价纪律;根据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定价与调价通知,按照规定的时间和价格准确地执行;向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商品产销、盈亏情况等有关资料,报告价格执行
情况。
第十四条 工商企业的定价权限是:
1.对实行浮动价格的商品,按照规定的品种和浮动幅度,制定商品的具体价格。
2.对议购议销的农副产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管理办法,议定价格。
3.对三类轻纺工业品中的小商品和手工业品中的小商品,按照规定的品种和作价原则,协商定价。
4.根据物价部门规定的权限,制定新产品的试销价格。
5.对专业化协作产品,按照规定,制定企业内部的协作价格。
6.制定国家不定价的商品价格、非商品收费和工艺协作收费。
7.根据业务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确定残损废次商品的处理价格。
8.根据业务主管部门规定的饮食业毛利率,制定没有统一定价的食品价格。

第三章 工农业品价格的管理
第十五条 一、二类农副产品,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购销价格。超购加价和价外补贴的品种与幅度,必须执行国务院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改变。(注解:国务院决定一九八五年起改革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现按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
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
农副产品议购议销的品种范围、作价原则和价格管理办法,按国务院批准的管理办法执行。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不得自行扩大议价品种范围和哄抬议价。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接壤地区,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高低不一致的,双方应进行协商,使收购价大体摆平。
接壤地区对同一种农副产品的等级规格,应当统一标准。等级规格标准不能统一的,双方应进行协商,根据比质比价的原则,合理规定规格质量差价。
毗邻地区的县和县以上物价部门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召开价格衔接会议,经过协商,平衡接壤地区之间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第十七条 城乡集市贸易的农副产品价格,在国家政策、法令允许的范围内,由买卖双方议定。商业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吞吐物资,平抑集市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乡集市贸易的价格管理。
第十八条 凡国家定价的重工业品,不论计划内生产的、计划外生产的或超产的,一律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不准议价。一些品种需要制定临时出厂价、地区出厂价和协作价的,个别品种需要实行超产加价的,均按国务院批准的规定执行。(注解:根据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一日《国务院
批转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计划外生产和超产的产品由市场调节。)
第十九条 凡国家定价的轻纺工业品和手工业品,不论计划内生产的、计划外生产的或超产的,一律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不准议价。三类轻纺工业品中的小商品和手工业品中的小商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允许协商定价的品种目录,工商企业按照规定的品种和作价原
则,协商定价。
第二十条 工业品实行浮动价格,必须按照物价管理权限,由物价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规定允许实行浮动价格的品种和浮动幅度,企业要按照规定执行。需要增减品种或变动浮动幅度,必须按照物价管理权限,经物价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新产品的价格,要有利于新产品生产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新产品试销期间,由企业根据成本,参照同类产品价格,制定试销价格,报物价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备案。重要的新产品试销价格,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批准。试销期一般为一年,最多不超过二年。试
销期满,按照物价管理权限,由物价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根据正常生产成本,参照同类产品价格,制定正式价格。
新产品要按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其重要程度和技术水平等情况,分别由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委、科委和主管部局等部门组织鉴定确认。未经以上部门鉴定确认的,一律不得以新产品定价。
第二十二条 按照规定,允许工业企业自销的商品,凡由国家规定价格的,应区别不同销售对象,分别执行国家规定的出厂价、批发价、供应价和零售价。
第二十三条 物价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按照物价管理权限,对边远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某些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可规定最低保护价;对某些工业品的销售价格,可规定最高限价。
第二十四条 个体劳动者从国营工商企业和集体企业购进的商品,按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格出售。使用物资部门供应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可参照国营企业同类产品价格,按质论价出售。经营议价农副产品、三类轻纺工业品中的小商品和手工业品中的小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自行
定价出售。
第二十五条 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商品价格分工管理目录,对工农业品价格实行归口管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跨行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价格管理由业务主管部门归口负责,兼营单位应执行主管单位制定的价格。各部门的物资供销单位,应执行物资部门的物资供应价格和管理费收费
标准。
对贸易货栈、信托公司、农工商联合企业、知青商店、街道商店、厂办商店、军人服务社等单位和个体劳动者的价格管理,由物价部门统一领导,国营专业公司归口管理。

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分隶属关系,都要服从当地物价部门和归口业务主管部门的价格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六条 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管理,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商品价格管理,对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供应的商品价格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都按本条例执行。

第四章 交通运输价格和非商品收费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铁路和民航客货运价,管道运价,交通部直属企业的水运客货运价和港口费,以及邮电资费,必须按照物价管理权限,执行国务院、国家物价局或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自行变动价格和收费标准,不得加成收费。
以上运价和邮电资费的对外价格,要按照物价管理权限,由国家物价局或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参照国际价格变动情况,及时适当调整。
地方铁路和地方水运客货运价,汽车客货运价,市内公共电车和汽车票价,装卸搬运费,以及农村电话基本资费,必须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各地区在制定或调整地方运价时,必须同国务院、国家物价局或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运价及毗邻地区
的运价,保持合理比价。
第二十八条 旅游收费,民用房租费,旅店、宾馆、招待所客房收费,医疗收费,中小学校学杂费,公园和电影票价,洗澡、理发、照相收费,以及其它同人民生活有关的修理、服务收费,必须按照物价管理权限规定收费标准。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都要执行规定的收费
标准,不得越权变动收费标准或另立收费项目,不得降低服务质量。
第二十九条 个体劳动者经营的服务业、修理业和非机动工具的运输业,收费标准可由个体劳动者协会评议规定,或由供需双方自行商定。

第五章 物价监督
第三十条 各级物价部门,应当将物价检查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县以上(不含县)各级物价部门,设物价检查机构。
第三十一条 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物资供应、交通邮电、修理服务、文教卫生、旅游等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将物价检查作为一项主要任务。
对企业缺斤短尺、以次充好的行为,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教育和检查,负责纠正处理。
国营专业公司,按照价格归口管理的原则,对贸易货栈、信托公司、农工商联合企业、知青商店、街道商店、厂办商店、军人服务社等单位和个体劳动者,有权进行物价检查和监督,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处理违反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案件。
企业和事业单位要定期进行物价检查。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物价员,对本单位执行物价政策和规定负责监督,对违反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行为,有权抵制和越级检举控告。
第三十二条 市、县人民政府,可以邀请干部、工人、退休人员、街道积极分子和社员,担任义务物价检查员。义务物价检查员在指定区域内,检查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劳动者的商品价格和非商品收费执行政策规定的情况。地方人民政府和物价部门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依靠人民群
众对物价进行监督。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物价检查和整顿工作,每年检查几次。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会、妇联等方面的代表,参加物价检查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三十四条 物价检查员和义务物价检查员,必须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被检查单位要接受检查,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资料。
第三十五条 各级物价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物价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检查制度、统计报告制度、台帐制度、明码标价制度、保密制度、奖惩制度、处理违纪案件立案制度,并要严格执行。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六条 凡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1.认真执行本条例,事迹突出的;
2.积极从事物价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出色地完成任务的;
3.对违反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行为,坚决抵制,积极检举揭发,敢于斗争,有显著功绩的。
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将所属单位和人员遵守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事迹,作为考核其成绩、给予奖励的一项重要条件。
第三十七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制裁:
1.越权制定、调整商品价格、运价和收费标准的;
2.拒不执行国家规定的商品价格、运价和收费标准,擅自提级提价、压级压价或滥收费用的;
3.自行扩大农副产品议购议销品种,哄抬议价的;
4.有意提前、推后或不执行调价通知,增加用户负担或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
5.违反规定,擅自削价处理商品,或低于零售价格给职工私分商品的;
6.采取以次充好、降低服务质量等手段,变相涨价,牟取非法利润的;
7.各级领导干部拒不执行物价政策、规定和物价管理权限,擅自决定提价或降价的;
8.对违反物价方针、政策和物价纪律的单位或个人,包庇纵容的;
9.对认真执行物价方针、政策或检举揭发违反物价纪律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10.泄露物价机密,造成损失的。
凡有上列行为的单位和个体劳动者,其非法收入应当如数退还用户,无法退还的予以没收,有的还应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勒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八条 奖励和行政处分以及经济制裁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国家的其它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加重行政处分和经济制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泄露物价机密,造成重大损失的;
2.采取抬价压价、变相涨价等非法手段,从中贪污的;
3.违反物价纪律,并对抵制、揭发或控告其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报复陷害,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业和事业单位现行的物价管理规定与本条例有抵触者,以本条例为准。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2年8月6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7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第二条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第三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第七条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八条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九条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十一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第十二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一)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二)自创商誉;

(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四)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第十三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第十四条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第十五条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六条 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七条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第十八条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十九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条 本章规定的收入、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资产的税务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二十五条 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九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第三十一条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十二条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第三十三条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第三十四条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第三十五条 本法规定的税收优惠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六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由于突发事件等原因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务院可以制定企业所得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三十七条 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税款由扣缴义务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时,从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中扣缴。

第三十八条 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工程作业和劳务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指定工程价款或者劳务费的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第三十九条 依照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应当扣缴的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纳税人未依法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从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项目的支付人应付的款项中,追缴该纳税人的应纳税款。

第四十条 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的税款,应当自代扣之日起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四十一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第四十二条 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税务机关与企业协商、确认后,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第四十三条 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就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附送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税务机关在进行关联业务调查时,企业及其关联方,以及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第四十四条 企业不提供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十五条 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本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税率水平的国家(地区)的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

第四十六条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四十七条 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第四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本章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四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除本法规定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第五十二条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第五十五条 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六条 依照本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

法律设置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特定地区内,以及国务院已规定执行上述地区特殊政策的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性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已确定的其他鼓励类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

第五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外国政府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六十条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
为了提高我行贷款资产质量,控制和减少贷款风险,探索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方式,根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和《贷款通则》等有关法规,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经过试点和广泛征求意见,已经总行1995年第8次行务会议正式通过。现印发各行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学习。实行贷款风险管理是我行向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商业银行转轨的战略重点,同时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紧迫性和复杂性兼具,各行要组织所属认真学习《办法》,搞好培训,切实领会《办法》的精神实质,在处理复杂多变的贷款风险问题时,应以是否有利于维护我行的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各分行要由行领导牵头负责,明确部门分工,相互配合开展工作;要全行动员,将贷款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岗位。
三、抓紧实施。本办法从1996年1月1日起执行,各行要在清贷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对1995年12月31日以前存量贷款的风险界定,并按照“先易后难、区别对待”的原则,在1996年6月底前先对1996年1月1日以后的贷款增量实施风险管理,1996年7月开始对贷款增量、存量同时推行贷款风险管理。各行还要按照学习动员、基础准备、全面实施的时间顺序尽快制定出贷款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则,并将方案和实施细则于1995年底以前报送总行。
四、各行在《办法》执行中如有新问题、新情况,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附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

(1995年9月22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第8次行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风险监测、风险转化、风险责任约束机制,提高贷款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贷款通则》(试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贷款风险管理是指建设银行对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收回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等贷款风险度的全过程管理,是建设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组成部分,包括贷款风险的识别、界定、监测、控制、转移、分散与补偿,以及贷款风险管理的考核、奖罚、组织与实施等内容。
第三条 贷款风险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考核、责任约束、自我控制”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建设银行利用信贷资金发放的各类人民币贷款,外汇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 贷款风险的识别
第五条 贷款对象、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形态对贷款安全的影响程度称为贷款风险权数(见附一)。贷款风险的识别是指对贷款风险权数的认定过程。
第六条 贷款对象风险权数(简称对象权数),按企业信用等级和项目风险等级(见附二)来认定,划分为AAA、AA、A、BBB及BBB以下(含未评级企业)五个等级。
第七条 贷款方式风险权数(简称方式权数),贷款审批时,按拟选贷款方式认定;贷款发放后,按实际贷款方式认定,划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保证贷款、票据贴现五种方式。
第八条 贷款期限风险权数(简称期限权数),贷款审批时,按拟定贷款期限认定;贷款发放后,未到期时按借款合同约定期限认定,到期后按实际占用贷款时间认定,划分为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下同)、三个月以上半年以内、半年以上一年以内、一年以上三年以内、三年以上五年以内、五年以上六个档次。
第九条 贷款形态风险权数(简称形态权数),贷款审批时,按正常贷款认定;贷款发放后按实际占用形态认定,划分为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两种形态。

第三章 贷款风险的界定
第十条 贷款风险用贷款风险度的大小来表示,数值大的风险高,数值小的风险低。贷款风险度值最低为0,最高为1,大于1时以1计。贷款风险度按单笔贷款风险和综合贷款风险分别测定。单笔贷款风险度超过0.7的为高风险贷款,综合贷款风险度超过0.7的区域为高风险投放区(包括企业、行业和地区),高风险投放地区所在分支机构为高风险贷款行。
第十一条 单笔贷款风险度的测定。单笔贷款风险度为该笔贷款风险权数的连乘积。即
单笔贷款风险度=对象权数×方式权数×期限权数×形态权数
(待核销呆帐贷款风险度取值为1)
单笔贷款风险额=某笔贷款额×单笔贷款风险度
第十二条 综合贷款风险度的测定。综合贷款风险度为贷款风险总额与贷款总余额的比。即
综合贷款风险度=∑单笔贷款风险额÷∑单笔贷款余额
第十三条 贷款风险度的确认。单笔贷款风险度由经办行确认,综合贷款风险度由下级行报上级行确认;高风险贷款和高风险贷款企业由经办行确认,高风险贷款行业和高风险贷款地区由各分行报总行确认。

第四章 贷款风险的监测与控制
第十四条 单笔贷款风险的监测与控制。
(一)贷款风险度指标是贷款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在贷款审批时,必须测定贷款风险度。
(二)单笔贷款风险度和综合贷款风险度每个月监测一次,对于风险度超过0.6的贷款要加强监测密度,并及时调整我行相关信贷政策。
(三)各行不得批准发放高风险度贷款,特殊情况需要发放的,须逐级上报由总行审批。
(四)各省级分行确定所辖行的贷款审批权限要考虑贷款风险度的高低和贷款风险额的大小;要适当上收风险度高、风险额大贷款的审批权限,具体限额由各省级分行自行决定。
(五)各省级分行对同一借款客户的拟新放贷款与原贷款余额之和超过本行营运资本总额15%的视同高风险贷款,须报总行审批。
(六)各行对AA级以下(不含AA级)企业或项目,新发放的贷款不得采取信用贷款方式;新发放贷款总额中信用贷款比例不得超过20%。
(七)各行要加强对贷款全过程的风险控制。贷款风险管理人员要对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和经营状况定期考核分析,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八)各行在办理贷款时应与借款人在合同中约定有关保护性条款,明确若借款人或其经营体制等变化影响我行贷款安全的均需我行书面同意。
第十五条 综合贷款风险的监测与控制。各分行每年2月1日前将上年综合贷款风险度指标及相关指标执行结果和当年综合贷款风险度控制指标及相关指标的建议上报总行,总行每年一季度核定各分行当年综合贷款风险度控制指标及相关指标控制计划。
第十六条 建立贷款高风险投放区的控制机制
(一)对高风险投放区,要在我行系统内定期通报,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
(二)对高风险贷款行,要适当上收其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投放,对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贷款风险的,要限期整顿。
(三)对高风险贷款企业要实行严格的专门管理,并规定检查间隔期。要有专人上门催收到期和非正常占用贷款,落实抵押、质押和保证,停止发放新的贷款,并向上级行定期报送情况。
(四)对处于高风险状态的不良贷款,要逐笔落实清收措施,制订阶段性的压缩目标。

第五章 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散与补偿
第十七条 各行对于已经发生的各种贷款风险要积极采取转移、分散与补偿等具体措施,及时处理、消化风险,落实风险责任。
第十八条 各行可结合本行实际情况试行企业联合担保,有条件的行可自行或要求借款人办理贷款保险,或酌情追加贷款担保等方式转移贷款风险。
第十九条 对于巨额贷款,各行可采取组织银团贷款等方式分散贷款风险。
第二十条 各行要按照《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及时足额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和坏帐准备金,并按规定程序报批核销呆帐贷款,补偿贷款风险损失。
第二十一条 健全抵押、质押物品的管理制度,对因行使抵押权、质权取得的各种抵押品、质押品,要在取得之日起一年内予以处分,及时补偿贷款损失。

第六章 贷款风险管理的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二条 各级行应按以下要求对所属分支机构的贷款风险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一)各级行要严格按照核定的贷款风险度、逾期贷款率、呆滞贷款率、呆帐贷款率、贷款担保率和贷款利息实收率等贷款质量监管指标对下属行进行定期考核。
(二)凡单笔50万元以上的待核销呆帐贷款,列为重要风险情况,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向总行书面报告;500万元以上的待核销呆帐贷款列为特别风险情况,除按上述要求上报外,还应向总行上报单行材料。
(三)稽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下属行的贷款风险管理进行稽审,具体办法另行下达。
(四)各行要按时如实填报总行规定的贷款风险管理报表。
(五)贷款风险管理的考核时间与现行会计年度一致。
第二十三条 贷款风险管理工作和贷款质量状况是总行考核分行行长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行员评先进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全面执行本办法,完成总行核定的贷款风险度及相关控制指标的行,给予有关经办人员和负责人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二十四条 对综合贷款风险度超过总行规定控制指标的分支机构,视情况依次按以下各款处理:
(一)通报批评。
(二)降低存贷款比例。
(三)上收贷款审批权限。
(四)限期完成风险消化任务。限期内不能把风险降至总行控制指标以内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应予离岗,三年内风险状况未能改善的,分支机构负责人调离岗位。
以上各款可以并处。
第二十五条 对于弄虚作假缩小风险度,虚报统计或会计数字等行为,作为隐瞒贷款风险情况处理。凡隐瞒贷款风险情况的,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七章 组织与实施
第二十六条 各行应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管理责任约束机制,由贷款风险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对贷款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努力完成上级行核定的贷款风险度控制指标及相关指标,把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和操作岗位。
(一)贷款风险归口管理部门职责:全面负责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考核。
(二)投资调查部门职责:负责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前风险等级评定。
(三)信贷部门职责:负责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全过程中的风险识别、界定、监测和控制。
(四)贷款评审委员会职责:在对调查部门和信贷部门提交的贷款风险度测定结果进行确认的基础上进行贷款决策。
(五)财会部门职责: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办理呆帐准备金和坏帐准备金的提取和呆帐贷款核销手续。
(六)计划部门职责:根据贷款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应调整与贷款风险管理有关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
(七)稽审部门职责:负责对贷款风险管理的审计监督。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可按照本办法,结合本地、本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制定、修改、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1996年1月1日起实行。

附件一:贷款风险权数
一、贷款对象风险权数
企业信用等级或项目风险等级 对象权数(%)
AAA级 30
AA级 50
A级 70
BBB级 90
BBB级以下及未评级企业或项目 100

对基本建设新建项目按附二评定项目风险等级后,直接确定对象权数;对基本建设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采取计算加权风险权重的办法确定对象权数,即:
企业信用 企业资 新项目风险 新项目总
× + ×
改扩建、技改 等级权数 产总额 等级权数 投资额
=--------------------------------------
项目对象权数 企业资产总额+新项目总投资额
二、贷款方式风险权数
对一般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方式 方式权数(%)
(一)信用贷款 100
(二)抵押贷款
1.居住楼抵押(含楼宇按揭) 50
本条所称居住楼抵押需同时符合以下五个条件,否则,风险权数为100
(1)贷款必须以个人名义
(2)抵押贷款的数额不能超过买入价或市场估价的70%,两者以较低者为准
(3)居住楼产权属于借款人
(4)必须是第一担保,即抵押贷款的债权人必须是第一债权人
(5)居住楼已办理保险
2.其他抵押
(1)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或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抵押 50
(2)非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或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抵押 70
(3)交通运输工具抵押 70
(4)机械设备抵押 80
(三)质押贷款
1.现金
(1)本行人民币存单 0
(2)其他银行经证实的人民币存单 10
(3)外汇现汇(国家外管局规定可兑换的币种) 20
(4)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证实的人民币存单 50
2.有价证券
(1)国债 0
(2)金融债券 10
(3)股票、股权 50
(4)银行担保企业债券 50
(5)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企业债券 70
(6)无担保的企业债券 90
3.动产质押按抵押权数乘以90%计算
(四)保证贷款
1.国有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担保 10
2.其他银行担保 20
3.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
(1)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 20
(2)省级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 50
(3)地(市)级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 70
(4)地(市)级以下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 80
4.AAA级企业担保 50
5.AA级企业担保 70
6.AA级以下企业担保 90
贷款的保证企业(4--6),其信用等级亦应评定
以上所指保证均为连带责任保证,若为一般保证,应在以上权数基础上再加5
(一)至(四)项如参加了贷款保险,则该系数再乘50%
(五)票据贴现
1.全国性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承兑汇票 10
2.区域性银行(含外资银行)承兑汇票 20
3.本行基本结算户AAA级企业商业承兑票据 50
4.其他企业商业承兑票据 70
三、贷款期限风险权数
贷款期限 期限权数(%)
1.期限在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 100
2.期限在三个月以上半年以内(含半年) 105
3.期限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含一年) 110
4.期限在一年以上三年以内(含三年) 130
5.期限在三年以上五年以内(含五年) 135
6.期限在五年以上
四、贷款形态风险权数
贷款形态 形态权数(%)
1.正常贷款 100
2.不良贷款
(1)一般逾期贷款 150
(2)呆滞贷款(催收贷款) 200

附件二:企业信用等级、项目风险等级评定
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
按照总行颁布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评定企业信用等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评定企业信用等级(个人信用等级评定由各分行自行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AA级),经信贷部门确认后有效。
二、项目风险等级评定
项目风险等级标准如下:
参数分值 项目风险等级
90--100 AAA
80--89 AA
70--79 A
60--69 BBB
项目投产验收以后改按企业信用等级计算贷款对象风险权数。

附二:关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的说明
一、关于贷款风险管理原则
(一)统一管理。总行统一规定的考核范围、考核指标、考核时限等要求原则上都不能放宽。特殊情况要求放宽条件的,应报总行批准。
(二)分级考核。各行应根据总行核定的风险度指标逐级分解,按独立核算的行(处)进行考核。按现有管理层次,总行考核省级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一级,各一级分行考核中心支行等二级分行,二级分行考核县支行。
(三)责任约束。本办法提出要求各行建立岗位、责任、程序制约的内部制约机制的目的,是要求各级行将贷款资产质量管理的职责、权利落实到每个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切实避免形式上人人有责,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
(四)自我控制。各级行要严格按照上级行核定的综合贷款风险度等贷款资产质量控制指标及时采取措施自行控制和消化贷款风险,限期内完不成控制指标,上级行将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处罚。
贷款风险管理作为贷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行各项贷款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这四项原则与我行现行信贷管理原则是一致的;贷款风险管理的核心是经营意识,也就是要通过统一管理、分级考核和责任约束,达到自我控制风险,提高贷款资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贷款风险管理的侧重点
贷款对象本身是影响银行能否按合同约定收回贷款本息,使贷款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贷款风险识别的时候要做好企业信用等级和项目风险等级评定等基础工作。一般来讲,借款户信用等级高、选取了合适的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较短、贷款为正常占用形态,则贷款归还的可能性大,贷款风险度低,反之,则贷款风险度高。另外,根据《巴塞尔协议》、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和《贷款通则》对贷款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协调管理的要求,本办法在贷款风险权数的设置上还突出了贷款期限、贷款形态权数所占比重,在贷款对象的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上考虑了银行效益的因素。所以,贷款风险管理的侧重点还包括经常分析贷款风险成因,及时调整贷款风险结构,把贷款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关于贷款对象风险权数(企业信用等级和项目风险等级)
(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是商业银行中介业务的一种,是对外公开的;但同时,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又是银行内部管理中贷款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要经贷款风险管理部门认定后作为测定贷款风险度的对象权数。在这两个等级评定中已包括了对贷款对象的综合评价、贷款对承贷银行吸收存款和社会影响等银行自身效益因素。
(二)考虑到我国固定资产项目尚未全面实行业主负责制,作为贷款对象而言,贷款项目情况有别于贷款企业,仅用企业信用等级来确定固定资产项目的贷款对象风险权数是不科学的,所以对固定资产项目先按分值确定风险等级,按风险等级确定对象权数,然后按贷款风险界定公式测定固定资产项目贷款风险度。贷款项目风险等级不是项目评估的替代品和贷款决策的绝对依据,而是将项目评估主要参数的评价标准进行数量化和系统化的排列,以利于固定资产项目贷款对象风险权数的计算,测算出贷款风险度,并参照项目评估结论和信贷部门掌握的“活”情况综合判断,以利于进行科学的贷款决策。所以,固定资产项目贷前风险等级评定由调查评估部门完成,经信贷部门认定,作为项目审查的依据之一,并连同项目评估报告,作为行内贷款决策会签文件的附件。
(三)采取加权风险权重的方法计算改扩建、技改项目的贷款对象风险权数,主要是考虑以下一些原因:
在当前实际工作中,新项目的利润往往不能避免用于弥补企业亏损和企业其他用途,这与国外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放款和项目放款的偿还分别以企业信用和项目效益为基础的作法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对改扩建、技改项目的对象权数必须同时考虑承贷企业信用等级和新项目风险等级。计算公式里的企业资产总额即承贷企业全部负债及其所有者权益合计。
四、关于贷款方式风险权数
本办法中贷款方式风险权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规定的基础上设置的,各行在执行时还可进一步具体化。贷款方式分为信用贷款、担保(抵押、质押、保证)贷款和票据贴现,其中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抵押贷款不转移对押物的占有,而质押贷款则转移对押物的占有;保证贷款方式分为连带责任保证和一般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各行在执行中也可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和项目风险等级的变化确定和调整贷款方式。
固定资产项目风险等级评定标准
--------------------------------------------------------------------------------------------------------------
| 指 标 | 分值 | 参照值 | 考 评 依 据 |
|----------------------------|--------|----------|------------------------------------------------------|
|一、项目基本情况 | 17 | | |
|----------------------------|--------|----------|------------------------------------------------------|
|1.国家产业政策 | 6 | | 国家产业政策 |
|----------------------------|--------|----------|------------------------------------------------------|
|2.管理人员素质 | 11 | | 项目核心管理层素质 |
|----------------------------|--------|----------|------------------------------------------------------|
|二、市场前景 | 21 | | |
|----------------------------|--------|----------|------------------------------------------------------|
| | | | 国内市场容量情况(需求--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
|3.市场现状 | 6 | 60%| |
| | | | 100% |
|----------------------------|--------|----------|------------------------------------------------------|
| | | | 国内市场供求状况(需求量--供给量)/供给量* |
|4.市场预测 | 5 | 50%| |
| | | | 100% |
|----------------------------|--------|----------|------------------------------------------------------|
|5.产品质量性能 | 5 | | 与国内外现有水平比较 |
|----------------------------|--------|----------|------------------------------------------------------|
| | | | (国内外同类产品价格--项目产品价格)/国内外同类 |
|6.产品价格优势 | 5 | 10%| |
| | | | 产品价格 |
|----------------------------|--------|----------|------------------------------------------------------|
|三、项目规模技术水平 | | | |
|----------------------------|--------|----------|------------------------------------------------------|
|7.生产条件 | 4 | | |
|----------------------------|--------|----------|------------------------------------------------------|
| | | | |
|(1)加工行业 | 4 | | 原材料动力燃料及三废治理 |
| | | | |
|----------------------------|--------|----------|------------------------------------------------------|
|(2)其他行业 | 4 | | 预测投产后正常生产负荷与设计能力相适应 |
|----------------------------|--------|----------|------------------------------------------------------|
|8.工艺技术 | 3 | | 与国内外同类工艺技术比较 |
|----------------------------|--------|----------|------------------------------------------------------|
|9.项目规模 | 3 | | 经济技术规模要求 |
|----------------------------|--------|----------|------------------------------------------------------|
|四、项目资金与财务 | 41 | | |
|----------------------------|--------|----------|------------------------------------------------------|
|10.自有资金比例 | 21 | 30%| 自有资本/总投资 |
|----------------------------|--------|----------|------------------------------------------------------|
|11.资金筹措方案 | 4 | |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出资方式、出资承诺 |
|----------------------------|--------|----------|------------------------------------------------------|
|12.财务收益净现值率 | 5 | 250%| 净现值/总投资现值 |
|----------------------------|--------|----------|------------------------------------------------------|
|13.财务内部收益率 | 5 | 4%| 财务内部收益率--综合平均资金成本率 |
|----------------------------|--------|----------|------------------------------------------------------|
|14.项目抗风险能力 | 6 | | |
|----------------------------|--------|----------|------------------------------------------------------|
|(1)盈亏平衡分析 | 3 | 60%| 以项目生产能力盈亏平均为标准 |
|----------------------------|--------|----------|------------------------------------------------------|
| | | | 总投资超过20%,或建设期延长2年,或产品价格下 |
|(2)敏感分析 | 3 | | |
| | | | 降20%,或成本增加 |
|----------------------------|--------|----------|------------------------------------------------------|
| | | | 30%,或产是下降1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否高于 |
| | | | |
| | | | 行业基准收益率 |
|----------------------------|--------|----------|------------------------------------------------------|
|五、银行效益 | 11 | | |
|----------------------------|--------|----------|------------------------------------------------------|
|15.结算收入流向 | 7 | 70% | 结算户结算收入 |
|----------------------------|--------|----------|------------------------------------------------------|
| | | | |
|16.银行信誉 | 4 | 5% | 对我行在当地的信誉与地位的影响 |
| | | | |
--------------------------------------------------------------------------------------------------------------
--------------------------------------------------------------------------
计 分 规 则 |
------------------------------------------------------------------------|
|
------------------------------------------------------------------------|
属国家重点支持的得6分,属国家严格限制或停止建设的不得分 |
------------------------------------------------------------------------|
素质较高得11分,素质不高不得分 |
------------------------------------------------------------------------|
|
------------------------------------------------------------------------|
|
每下降10%扣1分,扣完为止 |
|
------------------------------------------------------------------------|
|
每下降10%扣1分,扣完为止 |
|
------------------------------------------------------------------------|
领先国际水平得5分,国内领先水平得3分,国内先进水平得1分 |
------------------------------------------------------------------------|
|
每下降2%扣1分,扣完为止 |
|
------------------------------------------------------------------------|
|
------------------------------------------------------------------------|
|
------------------------------------------------------------------------|
原材料动力燃料来源可靠、三废治理符合国家要求得4分,满足一 |
|
项得2分 |
------------------------------------------------------------------------|
相适应的得4分,每低于设计能力10%的扣1分,扣完为止 |
------------------------------------------------------------------------|
国际领先水平得3分,国内领先水平得2分,国内先进水平得1分 |
------------------------------------------------------------------------|
达到最优规模得3分,达到起始规模的得2分 |
------------------------------------------------------------------------|
|
------------------------------------------------------------------------|
每下降1%扣2分,扣完为止 |
------------------------------------------------------------------------|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出资方式、承诺完备得4分,不完备不得分 |
------------------------------------------------------------------------|
等于250%的得分5分,每降低50%扣2分,扣完为止 |
------------------------------------------------------------------------|
等于4%的得5分,每降低0.5%扣1分,扣完为止 |
------------------------------------------------------------------------|
|
------------------------------------------------------------------------|
等于60%的得3分,每上升10%扣1分,扣完为止 |
------------------------------------------------------------------------|
|
全部高于基准收益率的得3分,每有一项抵于基准收益率的扣1分 |
|
------------------------------------------------------------------------|
|
|
|
------------------------------------------------------------------------|
|
------------------------------------------------------------------------|
开立结算户得7分,销售收入分流得5分,否则不得分 |
------------------------------------------------------------------------|
能为我行带来很好的信誉、提高我行在当地地位等得分3分,否则 |
|
不得分 |
------------------------------------------------------------------------|
五、关于贷款形态风险权数
贷款形态的认定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规定执行。贷款形态分为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
(一)逾期贷款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不能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
(二)呆滞贷款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二年(含二年)以上仍不能归还的贷款和贷款虽然未到期或逾期不到二年但生产经营已停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帐贷款)。
(三)呆帐贷款指:
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3.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还清的贷款;
4.贷款人依法处置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款不足以抵偿抵押质押贷款的部分;
5.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
(四)贷款审批时,贷款风险权数取100%;贷款发放后按认定的贷款形态确定相应的形态权数。
(五)贷款形态风险权数最低为100%,贷款一旦为非正常形态,贷款风险度将成倍增加。
六、关于贷款风险度的测定
办法中将贷款风险定义为建设银行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收回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对一笔贷款而言,贷款对象、方式、期限、形态都有可能分别或同时对贷款风险产生影响,因此,贷款风险度是一个复合事件的概率,也就是有关独立事件概率的乘积。这四个方面有可能分别或同时对贷款的总体风险产生影响,那么最终形成事实风险的可能,也就是说,一笔贷款发生风险损失的概率,就是一笔贷款的风险程度。所以,我们将贷款风险度定义为“对象权数”、“方式权数”、“期限权数”、“形态权数”的乘积。经过贷款风险识别产生“贷款风险权数”,然后测算“贷款风险度”进行风险界定,这两个概念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不能混淆的。
根据综合贷款风险度测定结果产生的高风险贷款区只在我行系统内部公布,目的是避免不良的社会效应。
(二)贷款风险度的有关事项
贷款风险度一律取小数点后三位,小数点后第四位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具体表示为0.***或1。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贷款风险度,每笔贷款或每个行的风险度最高值取1,大于1时以1计。
单笔贷款风险度的计算执行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综合贷款风险度的计算执行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综合贷款风险度指标既适用于银行,又适用于企业、行业和地区,便于银行对企业、行业、地区总体贷款风险的判定。
(三)贷款风险度测算举例
例一、A县建行某笔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贷款企业E信用等级为AAA级,采取第三方保证方式,保证单位信用等级为AA级,贷款期限半年,该笔贷款已逾期1个月,则
该笔贷款风险度为:0.3×0.7×1.1×1.5=0.347
该笔贷款风险额为:0.347×500=173万元
例二、A县建行某笔技改贷款1,000万元已投放完毕,同是贷款企业E信用等级为AAA级,该企业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技改项目投资总额为1,500万元,项目风险等级为AA级,贷款方式为城市地带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期限3年,则该笔贷款风险度计算方法为:
0.3×2,000+0.5×1,5000
项目风险等级权数=----------------------------------------=0.386
2,000+1,5000
该笔贷款风险度=0.386×0.5×1.3×1=0.301
该笔贷款风险额为:0.310×1,000=301万元

例三、B县建行某新建项目基建贷款2,000万元,贷款正在项目评估阶段,项目风险等级为A级,贷款方式拟采取非城市地带房屋抵押,贷款期限5年,则
该笔贷款风险度为:0.7×0.7×1.35×1=0.662
该笔贷款风险额为:0.662×2,000=1324万元
例四、管理行的风险度计算也可以简化为所属行的风险度乘该行所占贷款比重。如某中心支行所属A、B、C、D四个县支行,风险度分别为0.45、0.53、0.61、0.38,贷款比重分别为25%、35%、28%、12%,则该中心支行的风险度=0.45×25%+0.53×35%+0.61×28%+0.38×12%=0.514。
例五、A县企业E在A县建设银行共有如例一、例二所述两笔贷款,这同时也是该企业所有的银行贷款,则
173+301
该企业综合贷款风险度=----------------=0.316
500+1000
七、关于贷款风险控制
鉴于目前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两种体制并存时期,处理好借款人变更法人主体和经营体制时我行贷款债权的保全成为贷款风险控制的重要问题。在与借款人签定的借款合同中要与借款人签定保护性条款,列明凡因变更法人主体和经营体制等原因导致贷款债务分割和转移,均须经贷款银行书面同意,新的债务人必须与债权人重新办理借款合同手续等约定。对借款人违反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擅自变更经营体制致使我行贷款债权落空的,要及时制止其违法违约行为,停止投放新贷款,提前收回原贷款。
对贷款担保的风险控制是贷款风险管理的延伸。在担保贷款中,要以合法的企业资产抵押、质押额以及合理的贷款抵押、质押率确定贷款最高限额,对抵押、质押品要经常检查,避免在贷款期内由于汇率变动和抵押(不动产抵押权)、质押(动产质权、权利质权)品贬值等,以及抵押品变现困难所带来的风险;对第三方保证单位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催收、催告等手续,即要在法律规定的催收期限内向保证单位发出催收贷款通知书,在法律规定的催告期限内对保证单位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以维护我行债务追索权利。
八、关于贷款风险管理部门分工的设想
贷款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和规范严格的运作程序纳入一个系统之中,涉及范围广,对操作性要求高。考虑到我行目前的部门分工格局,我们在办法中提出了贷款风险归口管理部门、投资调查、信贷、财会、计划、稽审等职能部门和贷款评审委员会的职责和制约关系,以利于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九、关于贷款风险管理考核指标问题
总行每年核定各分行风险度控制指标和有关贷款质量指标。贷款质量指标主要是逾期贷款率、呆滞贷款率、呆帐贷款率、贷款担保率(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和贷款利息实收率。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和口径按《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实施办法》和《贷款通则》的规定执行。总行核定的指标是指令性指标,在规定的期限内必须达到。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